送心意

袁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2017-11-27 16:01

不影响的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在建设方(甲方)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乙方)时:   ①方式一:   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价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且在工程总造价的核算中,所有的材料都要提税后计入工程总造价,即工程造价是含税价。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我们将工程的总造价作为建设方应该支付给施工方的工程价款。建设方在支付现金给施工方时是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就是我们所说的甲供材)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一个付的是现金,一个付的是实物,在不存在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企业无论是支付现金还是实物,最终   预付账款总结算价款的金额应该1200万元。   ②方式二:   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方认为,我买的物资给施工方就是用于我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我的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   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看,目前对于甲供材究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实务的会计处理中,有些建设单位发出甲供材是采取的第一种方法,有些就是采取的第二种方法。因此,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只要能为会计信息的第三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两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   2、施工方对于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1)方式一的账务处理:   ①施工方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200万元     贷:预收账款200万元   ②施工方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③施工方按工程进度确认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2)方式二的账务处理: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   (二)甲供材的发票开具   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就带来的下一步的施工方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   1、方式一的发票开具   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应该按1200万开具建筑业发票,并按1200万缴纳营业税。   2、方式二的发票开具   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最终开具建筑业发票时,只能按1000万开票,如果按1200万开票就会导致200万材料在建设方重复入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施工方是按1000万开票还是按1200万开票,甲供材都必须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方都必须按1200万元征收营业税,这个和方式一是一样的。   (三)税收风险提示   从理论上而言,对于施工方,无论建设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他的税收负担是不变的,只不过是根据建设方的会计处理的不同,开票金额有所不同罢了。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由于营业税是一个流转税,流转税的可转嫁性决定了施工方所要缴纳的营业税,最终实际是转嫁到建设方身上的,至少是部分的转嫁。因此,对于建设方而言,他倾向于采用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下,建设方直接将甲供材计入工程成本,这样就不需要施工方开票了。由于税务机关监管的原因,这部分不开票的甲供材,施工方也一般不会去主动申报缴纳营业税,而且建设方甚至在进行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时,对这部分甲供材就没有提税并入工程总造价。从这个角度考虑,建设方更倾向于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但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下,施工方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我们知道。无论建设方会计处理如何,施工方是甲供材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问题,要求施工方补税的话,施工方只有缴纳,甚至还会承担偷税而被处罚的风险。无论和建设方如何处理,都必须就甲供材缴纳营业税。至于甲供材没有提税的问题,施工方应自己和建设方协商或向相关工程管理部门寻求解决方法。   (四)税务处理分析   1、方式一的税务处理分析   在方式一的情况下,施工企业按1200万开具建筑施工发票给建设方,按1200元在账面上确认收入,但对于200万这部分的甲供材,由于材料是建设方购买提供给施工方的,发票的抬头肯定是开给建设方,且在建设方入账的,对于这部分材料,施工企业无法取得发票,也就无法入成本。对于这部分,施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扣除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1)施工方对于甲供材发票入成本的问题,由双方在工程结束,决算报告出来后,施工单位凭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计入施工方工程成本,并允许在税前扣除。   (2)部分国税机关认为这是转售业务:即建设单位外购物资转售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最后开总的发票向建设单位结算,对建设单位应征收增值税,至于进项税款当然能够得到抵扣。这样,施工企业就能取得材料的发票了,但是建设方则必须对材料的销售缴纳增值税。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建设单位购买的材料给施工方最终还是用于建设单位自己的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自用行为,不能视为转售业务征收增值税。但是在实务中,第一种处理方法往往得不到某些税务机关的认可,他们机械的认为只有取得发票才能入账,其实根据《企业所得税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只要是真实的,并取得了合法有效凭证就可以税前扣除。这里合法有效凭证不是仅指发票,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取得的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也应视为合法有效凭证,况且是真实发生的。为了避免与有些税务机关不必要的争议,一些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建设单位,在购买材料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申报抵扣,随后按原价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施工方,这些没有差额也不要缴纳增值税。但在实务中,大多数单位并不愿意按这种方式进行处理。
2019-11-02 11:59:49
你好,是的,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的
2018-09-14 13:43:44
是的,你的理解很对 就是记入成本科目的发票
2020-06-23 07:47:27
可能是系统问题,刷新下。。。。
2016-01-02 21:08:06
你好,属于费用要素。
2019-09-15 13:35:02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政府补助---资产补助---总额法下提前处置资产,递

    1.资产提前处置时:首先,需要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和累计折旧从固定资产账户中清除,并计入固定资产清理损益账户。会计分录示例: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 2.递延收益余额的结转:注意:这里的“递延收益”金额应该是按照资产已经使用的年限和预计使用年限的比例计算出的尚未摊销的部分。当资产提前处置时,与资产相关的递延收益余额需要按照已摊销的比例进行结转。由于资产已经提前处置,剩余的递延收益应全部结转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中。会计分录示例:借:递延收益贷:固定资产清理 3.收到的价款和固定资产清理差额的处理:当收到资产处置的价款时,应将其计入现金账户,并同时冲减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若收到的价款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余额存在差额,这个差额应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分录示例:借:银行存款(或其他相关科目,如应收款项)贷:固定资产清理若存在差额:借:固定资产清理(或贷方,视差额的正负而定)贷: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方,视差额的正负而定)

  • 你好,我是4s店,车价包含保险费,保险费公司账户打给

    你好,你走代收代付就可以的,借银行贷其他应付款支付数据则相反的。

  • 老师,到底哪个是对的呀?

    您好,图2对,图1是2022年的真题,23年改了

  • 作为速溶咖啡的创始者,Q公司为了稳固其在咖啡市场

    A市场渗透战略是“现有产品%2B现有市场”的组合。这种战略强调发展单一产品,试图通过更强的营销手段来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Q公司通过明星代言、活动赠品等营销手段来获取更高的销量,体现了市场渗透战略,选项A正确。

  • 请教下老师,不是咨询课程类问题就是,自己毕业8年了

    您好,现在大环境不好,个人发展难,公司发展也难,这个是目前大家的现状。不必焦虑的呢。 通过考证提升自己,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