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省份的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要求,大专生考初级会计要考的门数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大专生考初级会计要考4门课,分别是《财务会计基础》、《经济法基础》、《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
《财务会计基础》是考核初级会计资格证书的基础课程,着重培养考生熟悉各种财务会计知识,掌握财务会计实务技能,理解、运用财务会计核算、预算、报表、鉴证及其他会计经济管理有关的基本理论,为下一步参加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和经济法基础充实准备。
《经济法基础》是考核初级会计资格证书的必修课程,其考试内容涉及宪法、合同法、商法、税法、证券法及其他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其他,还包括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如政策性经济法,也包括企业、管理、金融、投资与证券等法律法规。
《会计实务》研究的是企业会计工作中实际应用的知识。考生需要熟悉会计工作的相关原则、方法和技术,熟悉财务会计凭证的制定和记账,熟悉财务报表的报送和核查,以及基本财务管理的知识。
最后,考生需要学习《财务管理》这一课程,强化考生对财务管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考生的财务决策、财务报表分析以及管理会计等相关知识的把握。
大专生考初级会计通常要考上述4门课,考生必须掌握这4门课程的教材,熟悉相关的知识点,才能够取得所需初级会计资格证书。
拓展知识: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采用“档案+考试”的方式,即考生需要先按照要求提交档案资料,然后再参加考试。一般考试形式采取“纸质笔试+计算机网络考试”的方式,即考生需要先参加纸质笔试,然后参加计算机网络考试。纸质笔试的考试形式有单项选择,判断,填空题和简答题,而计算机网络考试的考试形式可能有计算题,综合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