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张老师--追梦

职称注册会计师

2019-04-21 14:30

您对哪个计算列式不理解,还有告诉老师这个是学堂的哪套题,老师帮您分析解答

飞艳 追问

2019-04-21 14:41

对2019年的利润总额+9+80-48-8+2-3-0.2+5这一排搞不懂?是学堂的实务考前押题(一)中的。

张老师--追梦 解答

2019-04-21 14:55

+9+80-48-8+2-3-0.2+5这一排搞不懂?---------这几个数字是根据题干资料(1)-(6)中取得数字,其中
9是根据资料(1)计算得出的=【50-50÷10×8】-1
80是根据资料(2)计算得出的,销售的80%的代销商品,100*80%=80
48是结转的这80%的成本60*80%=48
8是支付的代销手续费用 100*80%*10%=8
其他数字就是通过资料(3)-(6)直接取数了

飞艳 追问

2019-04-21 21:10

谢谢!

张老师--追梦 解答

2019-04-22 08:42

您客气了,祝您学习愉快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您对哪个计算列式不理解,还有告诉老师这个是学堂的哪套题,老师帮您分析解答
2019-04-21 14:30:27
您好,学员,这是考察先将税后的转为税前的来计算个税,书上有对应公式考前可以记一下,下面是推到的详细过程可以看一下,我将含税的算法也放入下面了。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个人提供劳务取得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前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1.1含税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800; 1.2含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1-20%)。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按照应纳税所得额查对应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提供劳务取得不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后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为企业提供劳务,双方约定的劳务报酬更多情况是一个税后支付额,即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是个人的税后所得,因此,企业必须将税后所得转换为税前报酬,按照税前报酬列支企业的成本费用,同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由于劳务报酬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扣除额分段以及应纳税额的加成规定,经过推算得出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对应的税率表(注意,这里是收入额,而非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如下(表二): 表二 单位:元 级数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1未超过3360元的部分 无 2超过3360-21000元的部分20084 3超过21000-49500元的部分30200076 4超过49500元的部分40700068 1、含税劳务报酬收入的换算 1.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1-20%)-200 1.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注:公式中个数据请根据表二中对应的金额确认。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1方式一,根据上述公式换算含税劳务报酬收入按照表一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祥见上文。 2.2方式二,根据表二分步计算 2.2.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 第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按表一对应数据计算) 2.2.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 第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以例释法:我们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计算个人提供劳务所得个人所得税,验证公式的正确性。假如张三、李四为君合信公司年会做魔术表演和演唱,双方协商同意,表演完毕后君合信公司支付张三税后所得8000元,支付给李四30000元。 通过则查表二得知,税后所得8000元所对应的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0,换算系数为84%;税后所得30000元,对应的适用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换算系数为76%. 按照方式一计算 张三的纳税情况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8000-0)/0.84=9523.81元 应纳税所得额=9523.81-9523.81×20%=7619.05 应纳税额=7619.05×20%=1523.81 验算一下:税前收入为9523.81,应交个人所得税税额为1523.81 税后所得=9523.81-1523.81=8000元,与本例相符。 李四的纳税情况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30000-2000)/0.76=36842.11元 应纳税所得额=36842.11-36842.11×20%=29473.69 应纳税额=29473.69×30%-2000=6842.11 验算一下:税前收入为36842.11,应交个人所得税税额为6842.11 税后所得=36842.11-6842.11=30000元,与本例相符。 按照方式二计算: 张三的纳税情况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8000-0)×(1-20%)/0.84=7619.05 应纳税额=7619.05×20%=1523.81 李四的纳税情况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30000-2000)×(1-20%)/0.76=29473.69 应纳税额=29473.69×30%-2000=6842.11 与方式一计算出来的一致,证明两种方式均适用。
2019-05-07 17:41:01
资产组合的标准差=[(标准差1*权重1)²加(标准差2*权重2)²加2*标准差1*权重1*标准差2*权重2*相关系数]开平方。
2020-03-30 16:16:56
你好,同学! 债券价值=未来各期利息收入的现值合计%2B未来到期本金或售价的现值 这个债券2018年1月1日发行,已经付息2次,2020年1月1日时,未来在2021年12月31日还有一次利息以及本金, 所以债券价值=50*10%*(P/A,8%,1)%2B50*(P/F,8%,1)=50.92
2021-08-14 14:05:22
你好,老师没有看到您的题目和答案呢
2022-03-28 15:59:30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