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Lena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20-12-30 14:59

对的,有退税额,没有免抵额是不需要缴纳附加税费的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 免抵退核销后,生成的应调免抵退金额若为正数,该金额抵减下期的免抵退税额;若为负数,则增加下期的免抵退税额。生成的应调不得免抵金额若为正数,抵减下期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若为负数,则增加下期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2022-04-14 09:39:00
出口退税的五步法包括剔税、抵税、算尺度、比和免抵税额的计算。其中,免抵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免抵退税额 - 应退税额 = 免抵税额。 如果第三步计算的当期免抵退税额与第四步确定的应退税额相等,即两者相减的结果为0,那么免抵税额确实为0。 同时,你所提到的“内销没有抵扣的意思”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内销没有抵扣与免抵税额为0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销没有抵扣表示内销产生的销项税额没有相应的进项税额可供抵扣,而免抵税额为0表示出口退税过程中没有涉及的税额抵免。 因此,免抵税额为0并不意味着内销没有抵扣,而是表示出口退税过程中没有产生额外的税额需要抵免。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直接等同。
2024-01-19 10:52:01
这个看你的留抵税额的,留抵税额大,就全部退回来 。也不知道老师讲清楚没有。有些企业内销毛利率很高,自然应退税额占比低,毛利率低的企业,应退占比就会高。因为前面的企业留抵税额会比后面的企业大
2019-09-03 06:16:49
免抵税额是进项税额不足退税时,税法规定不予免抵退税的部分。 免抵退税额是退税的最大尺度,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也就是按照免抵退政策计算的当期应抵顶的进项税额,也可以理解为按企业当期出口额以所适用的名义退税率计算的名义退税额。为什么要说是名义应退税额呢?因为后面还有一个实际退税额。 实际退税额,这是与名义退税额即当期免抵退税额相对而言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假设不实行免抵退管理办法而是该缴的缴该退的退的话,这部分所谓的免抵退税额就是企业应该收到的退还税款,而在抵顶制下,要先以这部分应退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抵顶之后还有剩余的,才退还抵顶剩余部分的税款。 “免抵税额”,免抵税额就是出口应退税额抵顶内销内销税额的部分,这部分是不退税的。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假如这部分退税,那么内销那部分就要交税。这样此部分不退,内销相应的部分也不交,就两相抵了。
2021-07-17 11:36:21
这个21已经抵了国内销项税,不存在继续抵扣的问题。
2021-08-28 09:40:59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公司年终奖期末已计提,但要跨年发放,企业所得税填

    税收金额填如果在汇算清缴前发了年终奖,那就是把发的年终奖和上年发的工资合在一起

  • 抵扣发票的有效期

    你好!现在没有时间限制了

  • 借款利息取得的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吗

    您好, 不可以,这个不可以抵扣的

  • 老师麻烦你说明哈 放弃优惠36个月不得改变的 主

     1、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十八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发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   2、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四十八条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免税、减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减税,依照该办法的规定缴纳增值税。但放弃免税、减税后,在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减税。   3、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财税〔2016〕36号附件2)第一条第(三)款规定,金融商品的买入价,可以选择按照加权平均法或者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 个人所得税密码忘了

    您好, 可以用手机号和身份证号找回来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