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venus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22-01-19 09:08

你好,是的,只要超过5000就要申报缴纳个税的

22年初级税务师取证12班李娟 追问

2022-01-19 09:09

那老师。要个人自己申报吗?个人不申报怎么办?

venus老师 解答

2022-01-19 09:15

企业可以代为申报的同学

22年初级税务师取证12班李娟 追问

2022-01-19 09:19

请问老师。企业如何代为申报个税呢 

venus老师 解答

2022-01-19 10:05

就是员工自己在个税APP采集,然后你们会计在电脑端申报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这个是不需要的哈
2022-07-30 12:01:22
你好,是的,只要超过5000就要申报缴纳个税的
2022-01-19 09:08:36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在我国,每位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只要达到了纳税标准那么就需要缴纳相应的工资个税,而一般此时是不对劳动者进行区分的。下面,找法网小编就来为你详细讲解农民工工资个人所得税该怎么算。   农民工工资个人所得税   (一)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免税额3500元,新标准2011年9月1日执行。需要缴税的金额=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起征额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附:   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二)工资税的计算方法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35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扣除标准:2011年9月份起,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20%
2019-06-14 07:50:17
同学你好!这个是要计算的哦
2021-06-05 14:30:03
你好,如果按照工资计算超过5000,再减去社保就有余额就要缴纳
2019-06-25 07:31:23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老师好,建筑企业非公司员工,但是参与了工程项目的

    你好!这个税务局一般是不会认可的

  • 老师,请问公司购买车辆五年后,过户给个人,需要交纳

    您好, 要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附加税

  • 什么经实地盘点以材料盘盈18kg,单位成本为2.50元,

    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

  • 老师好这个季度核算下来超了500万了全年。税率是

    您好,不是不是,我们还没有转为一般人呢,转一般人前都是小规模的税率1%,

  • 老师们:公司对于科创部门的科研项目,周期一般都是

    一、科研项目账务处理原则 1.清晰分类:对于作为牵头单位和合作单位的科研项目,应在账务上清晰分类,确保每个项目的收支情况都能被准确追踪。 2.专款专用:无论是自筹经费还是财政经费,都应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用于项目的实际需要。 3.按时结算:项目周期内的各项费用应按时结算,避免资金积压或挪用。 二、自筹经费处理 1.收入确认:自筹经费的收入应在收到款项时确认,并计入相应的科研项目收入账户。 2.支出管理:自筹经费的支出应按照项目预算和实际需求进行,确保资金用于项目的研发、实验、人员工资等合理开支。 3.结转处理:在每个会计期末,应对自筹经费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结转,确保项目成本和收入的匹配。具体的结转方式可以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和项目周期进行调整。 三、财政经费处理 1.资金申请与拨付:公司应根据项目的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财政经费,并在获得拨付后,及时将资金纳入公司账户。 2.支出管理:财政经费的支出应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确保资金用于项目的研发、实验、设备购置等合规开支。 3.经费决算与审计:项目结束后,公司应组织财务和审计部门对项目进行经费决算和审计,确保财政经费的合规使用。 4.结转处理:在每个会计期末,应对财政经费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结转,确保项目成本和收入的匹配。具体的结转方式可以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和项目周期进行调整。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