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工作中的实施步骤
答: 风险导向审计程序可分五个阶段: (一)通过调查、了解、分析、评估等方法执行一般计划并确认重要的审计领域,识别重要的风险领域,目的是评估固有风险,确认重要的审计范围,一般在审计计划开始时进行。 (二)了解和评估重要的资料来源,目的是寻找并确定控制弱点,一般在期中审计进行 (三)执行初步风险评估,目的是通过风险评估,选择可靠的、有效率的、有效果的审计程序。 (四)拟定与执行审计计划,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五)继续整理前几步提出的问题,审核期后事项、对财务报表实施分析程序和审核工作底稿,将审计结论形成书面文件,出具审计报告。
计算机审计关于初步评价审计风险
答: http://www.chinaacc.com/new/287_289_201104/15wa515402595.shtml 看看这里对你有帮助
报考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对学历有什么要求?
答: 报名中级资格考试,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为什么重要性水平低,审计风险就高,我认为重要性水平低代表他要求更严格啊,审计风险是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既然都严格了,理应没有发现错报的可能性就高
答: 首先,我们来明确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之间的关联。当设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时,意味着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的容忍程度较低,即更严格的要求。理论上,这会降低审计风险,因为更低的容忍意味着更低的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然而,实际操作中,当重要性水平设定过低时,可能会导致两种情况: 增加不必要的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可能需要更加细致地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审查,这会导致审计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 增加审计风险:由于对细节的过度关注,审计人员可能会忽略一些更大的、更有风险的问题,从而增加了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因此,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是关键。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以平衡审计成本、效率和风险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