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耿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18-05-21 15:42

按照税收学原理,流转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的,因此购买方支付的金额中包括两部分,一为归销货方的货款,二为归国家的税款。 
在许多西方国家中,购买方在购物时需要同时支付税款,即是这一原理的实际应用。这里的税款即为价外税。这种情况下,如某物品标价100元,该货物税率25%,这样,购买方需要支付100+100*25%=125元的款项,才能取得该物品。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所谓的货款中包括了税款在内,购买方无需另外支付税款。这里的税款即为价内税。这种情况下,如果物品的标价为125元,货物税率为20%的话,购买方只需支付125元的款项,而销货方需要扣除125*20%=25元的税款后,即125-25=100元才是归其所有的真正货款。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发现,两种计税模式下的销货方货款与国家税款是一样的,分别为100元和25元,购买方支付的全部款项都为125元,而区别仅在于税率的不同,一个为25%,一个为20%。这就是说,两种计税模式只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税金)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我国目前流转税中,增值税采用价外税模式,消费税与营业税采用价内税模式。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折合价内税模式下的税率约为14.53%(如果有兴趣,可自行换算)。在1993年全面实行价外税模式的增值税以前,国家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试行了价内税模式的增值税试点,当时的税率就是14%。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追问

2018-05-21 16:58

太专业了,谢谢老师,己评

耿老师 解答

2018-05-21 17:00

不客气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好的,谢谢
2018-11-20 17:25:22
一般认为,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比如营业税和消费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比如增值税。与之相适应,价内税的计税依据为含税价格,价外税的计税依据称为不含税价格。
2015-10-06 13:12:53
谢谢老师
2021-08-22 11:42:51
凡是税款包含在征税对象的价格之中的税即为价内税,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 凡税款独立于征税对象的价格之外的税,即为价外税。如增值税,其价格为不含税价格,买方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除需要支付约定的价款外,还须支付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来的税款,这二者是分开记载的。
2019-03-20 10:16:48
同学 你好 ”价”是指销售价款,销售价款中含税就是价内税,不含税就是价外税 .具体的税种,增值税是价外税,消费税是价内税,就是说增值税的计税销售额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的计税销售额要含消费税. 举个例子,某种商品即使增值税应税商品又是消费税应税商品,成本40元,利润30元,消费税税率是30%,增值税税率是16%的话.因为消费税是价内税,所以销售额中的30%是消费税,而剩余的70%为成本+利润,因此销售额为(40+30)/70%=100,因此应纳消费税=100*30%.而增值税是价外税,这种“价”,是指包含消费税额的价,但不包括增值税税额的价.因此应纳增值税=(100+30)*16%,
2018-11-28 14:42:39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