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有哪些

2019-04-26 17:59 来源:网友分享
1873
员工的应交个人所得税是多少,往往并不是自己本人算出来,而是单位的会计帮忙算出来,然后在工资里面扣除,下月的时候再进行抵扣。而要算应交个人所得税多少得有公式,应交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有哪些?

应交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有哪些

  1.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工资收入金额 - 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 -费用减除额

  2.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举例:2018年10月份税前工资12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

  (1)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5000元)

  =12000-1100-5000=5900元

  照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10。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5900*10%-210=380元

  找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7400*20%-555=925元。

  925-380=545元,以后每月可节省545元,幅度下降近59%。

应交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有哪些

  个人所得税收入怎么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者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计算,即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计算。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计算。

  5、财产租赁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的收入额计算。

  6、财产转让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即按照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额全额计算。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应交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有哪些?计算应交个人所得税上如果有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样算也可以找会计学堂的老师进行指点,它们是比较简单,经过老师指点后大部分财务都能够轻松的做出来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个人怎样开普票给公司
    在现代社会中,每当发生易销售业务,就需要及时的开出增值税发票,增值税发票可以分为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又称之为股票,个人或者是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及时的开除股票给其他的单位或个人.那么个人怎样开普票给公司呢?
    2024-05-18 19
  • 证书工本费怎么做账
    在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里面,肯定会拥有很多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薪资收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经常会考取很多的证书,会计人员考取很多证书是企业鼓励的事情,所以企业经常会给会计人员报销各种费用.那么证书工本费怎么做账呢?
    2024-05-20 9
  • 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还是减少
    每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需要及时的登记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企业的财务人员在登记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时候,需要用到很多的会计账户,会计账户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有一种叫做资产类账户,那么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还是减少呢?
    2024-05-22 10
  • 公司支付租金会计录入
    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公司性质的单位,公司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的,公司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屋,就需要租赁房屋来进行生产经营,租赁房屋必然会发生支付租金的业务.那么公司支付租金会计录入怎么做呢?
    2024-05-22 13
  • 福利费包括哪些费用
    福利费包括哪些费用?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作为企业支出的福利费用总比例不能超过当期员工工资总额的14%,多余的部分是不可以扣除;而企业的福利费用本质上就是为了给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主要的输出项目有医药费、生活补贴、集体福利以及其他类型福利等等.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关于福利费用相关的项目资料给大家,有兴趣的不妨来阅读下述文字学习.
    2024-05-23 13
  • 装修费10万以上摊销几年合适
    装修费10万以上摊销几年合适?首先,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作为房屋花销的装修费用在账务处理上则是可以按照摊销处理的,而在计算摊销年限上选择则是需要综合考虑到家庭的经济实力和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最好的摊销年限一般会将其控制在5-8年期间来摊销数额的.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关于装修费用摊销的知识给大家,有兴趣的学员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4-05-24 8
相关问题
  • 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区别?

    你好,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之间是有区别的。   分析如下:   1、两者的含义上的区别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是负债类科目,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应从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所得中交纳的税金。   “所得税费用”核算的是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   2、暂时性差异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金额。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或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将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缴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例如,一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如果为15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造成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的增加。在其产生当期,在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账面价值在扣除税法规定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之后的差额。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本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即与该项负债相关的费用支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意味着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缴所得税。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   (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从经济含义来看,资产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少,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多,则就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减少应缴所得税,符合有关条件时,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例如,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260万元,则企业在未来期间就该项资产可以在其自身取得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多扣除60万元。从整体上来看,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会减少,应缴所得税也会减少,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可以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即: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意味着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与该项负债相关的全部或部分支出可以从未来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   例如,企业对将发生的产品保修费用在销售当期确认预计负债200万元,但税法规定有关费用支出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能够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0;企业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相关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但在以后期间有关费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使得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减少,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有关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以,当出现暂时性差异的时候,“所得税费用”与“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金额就会不一样。

  •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人(自然人),交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法人),交纳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应纳税收?计算公式是什么?

    您好,一般情况下,应税所得额=收入-成本-费用。

  •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公式

    本月个人所得税=(本月收入%2B累计收入额-累计扣除费用-累计专项附加扣除)*预扣率-已交税额

  • 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怎么区别呢,计算公式有吗

    同学,您好,所得税费用类似于费用账户,如管理费用的概念。他体现在利润表里面。应交所得税是负债类科目,如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这个在资产负债表里体现在负债科目 。发生所得税费用时,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缴纳时,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 个人累计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您好,您指的是个税计算公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