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生产型企业出口免抵退税分录:1.货物出口,实现销售收入时:借:应收账款贷: 主营业务收入 - 外销2.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 - 外销成本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转出3.应退税额:借:其他应收款 - 出口退税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4.免抵税额:借:应缴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抵减内销的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5.次月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 - 出口退税第三条和第四条的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 数据时同一个嘛?
答: 同学你好 是的,第三条和第四条的“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数据是同一个。 在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中,这个科目是用来记录与出口退税相关的税额变动的。具体来说: 1.在计算应退税额时(即第三条),企业预计会收到一定金额的退税款,因此将这部分金额记入“其他应收款 - 出口退税”的借方,同时将该金额从“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的贷方转出,表示这部分税额企业已经预计会收到退税,不再需要缴纳。 2.在计算免抵税额时(即第四条),企业利用出口货物的退税额来抵减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这部分免抵税额也是通过“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科目来处理的,但是方向相反。企业将这部分免抵税额记入“应缴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抵减内销的应纳税额”的借方,同时从“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的贷方转出,表示企业已经利用出口退税额来抵减了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因此,虽然这两个分录都涉及到了“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这个科目,但是它们所表达的经济含义和用途是不同的。在第三条中,该科目用于记录预计会收到的退税款;在第四条中,该科目则用于记录已经用于抵减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退税额。
工业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会计分录不是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吗?为什么模具工业制造(营改增)实操中,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答: 请看插入的图片,谢谢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当期末有留抵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金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金额等于免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金额等于免抵退税额) laosi 老师 这个分录应交税费怎么写分录
答: 没太明白你什么意思,你这个留底税额就直接抵减了你当期的应交税费啊。

